不動產統一登記之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擠出部分二手房,降低二手房價?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反腐利器,攔住“房叔”“房嬸”們?這些問題都尚存疑問。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利益集團的阻力、官員信息難公開、基礎數據整理龐雜等因素,均使得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建立困難重重。
據國土部網站消息,國土部近日成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領導小組,由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出任組長,統籌協調不動產統一登記,下一階段將重點對此進行頂層設計。
而此前的2月24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由國土資源部牽頭九部門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為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
作為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的姜大明在3月26日召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上表示,從今年開始,通過基礎制度建設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范實施,用3年時間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和依法查詢,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
一位國土系統內部人士分析,根據傳統,部委成立由高級別官員掛帥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將有助于該工作的推進,破除各種利益相關方的阻礙。對當前市場而言,該小組的成立,也就意味著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進入快速實施階段。
但是在公眾心里,圍繞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仍然存在三大疑問。
疑問一:為何還要3年?
“2007年物權法一頒布,就提出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工作,為什么7年以來,不動產登記雖然被千呼萬喚,但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位業內人士劉先生對記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事實的確如此。以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核心——住房信息聯網為例,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便提出要對40個重點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此舉當時預計于2012年6月完成。
而截至2012年5月,記者查詢看到,全國僅有廣州、福州、廈門、南京、無錫和蘇州6個城市宣布信息系統與住建部聯網。
2013年的國五條通知提出,住房信息到“十二五”末期全國聯網,但最近出臺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將這一目標推遲到6年后。
多位專業人士認為,住房信息聯網之所以遲遲難以有進展,主要是“利益集團的阻力”所致,道理很簡單,因為技術層面不存在任何難題。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公開表示,聯網的技術難度不大,但地方政府和多套房擁有者,并不情愿接受聯網。“住房信息聯網的進度并不理想,在實施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小。”賈康說。
賈康認為,住房信息聯網觸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希望過分暴露財產,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員信息難公開、基礎數據整理龐雜等因素,均使這項工作“寸步難行”。
“‘信息安全’是另一股重要阻力。”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房地產處處長趙路興說。
在趙路興看來,房產自古以來是我國家庭儲蓄最大財產,也是隱私最大部分。很多人顧慮,一旦個人房產信息聯網,會造成大量“隱私泄露”,所以,在沒有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之前,聯網工作會有一定的困難。
疑問二:能否降房價?
在眾多的業內人士看來,調控持續了多年,限購、限貸、限價都用上了,如今看來效果也不明顯,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之后,能在很大程度上逼出空置房入市,擠出部分二手房,降低二手房價。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就曾在微博中表示:“這(不動產登記)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實施,房價馬上會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也預計,今年6月全國房地產登記系統啟動后,房屋過剩問題也將水落石出。
但在國土資源部法律處處長蔡衛華看來,包括土地、房屋、林地等所有自然資源在內的不動產,其統一登記,是為“克服現行不動產登記‘碎片化’的弊端,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保證交易安全”。
“不動產統一登記和‘降房價’沒有關系。”蔡衛華說。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薛建雄也持相同的觀點。在薛建雄看來,《不動產登記條例》能進一步解決產權模糊的情況,有助于樓市的“精確管理”。
“《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出臺將產生深遠影響,它將提升房屋使用效率,有利于政府提高對房地產業的管理水平,但不會對房價產生直接的作用。”薛建雄說。
上海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認為,房價偏高和部分城市房價漲幅偏大,因素是非常復雜的,不動產登記只是在基礎信息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就像我們每個公民有身份證、有戶籍等重要信息一樣。
在他看來,中國房價的高企,和目前財稅體制、土地的供給方式、資金的供給方式、當期購買力等諸多因素有關,而一線城市尤其高,又和這些城市優質資源富集,個人的發展及子女受教育的機會好有關,而不動產登記對上述因素的影響力則很小。
疑問三:是否會成為反腐利器?
“不動產統一登記來了,房產稅還會遠嗎?如果房地產等不動產實現全國統一的登記和信息互聯,無疑將對貪腐官員會有很大的震懾作用。”網友們在網上如此呼吁。
眾多的網友更是期望不動產登記制度能成為反腐利器,攔住“房叔”“房嬸”們,但是,實際效果會怎么樣呢?
有專家也指出,不動產基礎數據的不健全使房地產成為腐敗官員洗錢和安置不法財產的重要渠道和保值形式,對于法規紀律不允許經商的公務員群體,大部分家庭資產是房產,如果房地產等不動產實現全國統一的登記和信息互聯,對貪腐官員會有很大的震懾作用。
毫無疑問,不動產登記制度建立后,實現住房信息聯網的步伐將加快,有望終結信息系統聯網的孤島狀態。對此,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對于法規紀律不允許經商的公務員群體而言,大部分家庭資產是房產,如果信息聯網能夠運行,對涉房腐敗不啻為當頭一棒。
“不容否認,多套房持有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腐敗官員。這種統一的全國性信息平臺一旦建立,他們的房產狀況將‘不容隱瞞’。此舉能為‘蛀蟲們’吐出多余房產,讓樓市回歸正常,打下某種基礎。”北京大學法學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尹田說。
這與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教授劉俊海的意見不謀而合。劉俊海表示,上述效果的實施前提是——尊重與維護公眾的知情權。
劉俊海建議,對法律規定范圍內公職人員的房地產登記信息,可以考慮依照法定程序,開放給公眾查詢。而對一般百姓的房地產登記信息,其隱私權要予以充分保護。
對此,姜大明在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上也表示,在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過程中,要注重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注重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注重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和財稅金融改革需要。
新聞背景
不動產統一登記,是由2013年11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基本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
2014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由國土資源部牽頭九部門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該聯席會議是溝通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研究推動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重要議事平臺。
近日,國土部成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領導小組,由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出任組長,統籌協調不動產統一登記,下一階段將重點對此進行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