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陜路姜河二區有居民向本報反映,他們小區近期貼出物業公司一紙《通知》:9月1日起,小區居民電費由原來的0.55元上調至0.6元,漲了5分錢。這名反映問題的業主說,電價調整應該有依據,不能物業公司說漲就漲,“沒有業主代表參與,沒有相關標準,沒有公章,物業一句話就漲價了,這合適嗎?”
■居民:調價應該有“標準”
不能物業說了算
9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姜河二區,在小區進門通道右側的閱報欄里,記者看到了居民說的那張電費上調通知:根據市區電力局電價調試通知,結合本小區用電,參照新福園一、二、三區以及龍豐苑等物業管理電價試行,本小區長期以來路燈樓道燈,加之配電箱、線路公用損耗電量之大,物業辦決定于2012年9月1日起,電費在原來基礎上每度上調5分錢。
因為當天下著雨,小區院里溜達的居民不多。一位大爺得知記者來意后介紹說,電費調價的事情他還不清楚,不過小區物業管理“有些混亂”,他不解地問:“電費調價不是政府部門的事嗎,怎么物業公司說調就調了呢?”
■物業:一個月損耗1萬8千多度
月月虧損倒貼
負責小區管理的百匯物業公司經理高明生介紹,小區的用電費用月月入不敷出,至今已虧損兩年多。“配電室、40多個路燈、16棟單元樓的樓道燈,還有地纜等電力設施用電量損耗簡直沒法去細算。”高明生說,今年7月份,物業公司向電力局買了6萬度電,實際業主用電是34500度,小區門面房用電是7155度,算下來兩者間竟相差了18000多度電,“多出的這些電費用咋辦?以前沒太關注這方面,后來發現月月虧損,而且這一次超額數字太大,最近才開始清查全小區的用電情況。”
據高明生介紹,物業公司是自負盈虧的,現在每月還要補交幾千度的電損耗費用,月月虧損的現狀已讓公司難以承受了,“綜合了同是安居工程小區的新福園一、二、三區以及龍豐苑等幾個小區目前的電價費用,考慮到姜河二區的電損耗,所以在原來的基礎上上調了5分錢。”高明生說,現在,小區水費是一方3元,物業費是一平方0.3元,垃圾費每戶每月8元,這些費用都是按照標準收的,相比其他小區收費標準算偏低的。
據介紹,姜河二區屬保障性住房,共有16棟多層,600多住戶,低保戶居多,自2009年12月份下發鑰匙至今,入住業主有一半多。
“張貼通知前,我們也向市舊城改造投資公司申請過此事。”高明生希望業主能夠理解。
■相關部門:損耗多少就收多少
物業不能單方面調價
記者就此事聯系了寶雞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員介紹,按照《陜西省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物業服務收費不包括電耗和線損費用;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每月公布物業管理區域的水、電總用量,業主的水、電總用量,物業服務企業的水、電用量,公攤的水、電用量和費用的計算方式。物業服務企業收取水、電費用不得改變政府定價。“就此事而論,這家物業公司依據其他小區電價收費標準調價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涉及損耗,每家每戶公攤多少度的費用應該做細并公示出來,損耗多少就收多少。”該工作人員說。
寶雞市舊城改造投資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也表示,物業公司應該事先和業主代表通氣協商,將價格調整原因講明,哪些方面的損耗都應當明示出來;而且要給主管部門申請報批,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執行。